araill.org
araill.org
  • 主页
  • 协会介绍
  • 协会活动
  • 会员权益
  • 入会方法
  • 更多
    • 主页
    • 协会介绍
    • 协会活动
    • 会员权益
    • 入会方法

  • 主页
  • 协会介绍
  • 协会活动
  • 会员权益
  • 入会方法

全球人工智能院校联盟成立 汇集七国高校分享教学经验

全球人工智能院校联盟的首次大会星期一以线上线下的混合形式,在华侨中学举行。图为教育总司长刘慧丽在用英语致辞时,现场利用人工智能,以文字形式同步翻译成华文和日文。(谢智扬摄)

汇聚了七个国家23所顶尖教育机构的全球人工智能院校联盟,星期一(8月4日)在华侨中学举行首次大会,旨在推动教学中负责任且创新的人工智能应用。


华侨中学是全球人工智能院校联盟(Global AI Nexus of Schools)的创始成员。校长李白彬受访时说,联盟于今年成立,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的支持下,构建起成员网络,汇集全球教育界,致力于交流合作、共同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实践。


李白彬说:“人工智能崛起之后,不同的学校都在思考怎样把它运用到教学当中,以及人工智能教学有哪些考量。我们就想到可以大家一起合作,互相交流借鉴经验,于是有了成立这个联盟的想法。”


在目前的23所教育机构中,本地学府还包括南洋女子中学校、新加坡科技中学和克信女子中学。联盟计划在2027年前,将网络拓展至20个国家的100所院校。


全球人工智能院校联盟举行的首次大会,以线上线下混合会议方式举行,现场还利用人工智能,以文字形式实时同步翻译主讲者的发言内容,将英文翻译成简体中文和日文两种语文。


教育总司长刘慧丽在致辞中说,尽管学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个性化学习,解决不同学科的复杂问题,并得到及时的反馈,但教育工作者仍然是核心,即时引导学生、调整方向和平衡发展。


她说:“(教育工作者)是设计有意义学习体验的人,是守护技术伦理的人,也是激发探究与价值观的引导者。技术可以辅助教学,但永远无法取代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。”


接下来三年中,联盟将专注于为全球教育工作者建立一个开放的人工智能资源平台,通过创新和合作交流,加强专业的学习生态系统;同时,推进与高等教育机构在应用研究方面的合作,推动由学生主导的项目,共同应对包括心理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等全球共同面对的议题;此外,通过道德规范引导、社区参与等,重新思考对于学生的评估方式。


目前参与这项联盟的学府来自新加坡、中国、日本、爱沙尼亚、乌克兰、罗马尼亚和美国七个国家。


参与会议的中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郭娟说,学校已在课程体系、教师培养和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培育上有了一定的基础,相信通过加入这个院校联盟,可以共同交流分享,相互借鉴经验。


(转自新加坡联合早报)

Copyright © 2025 新加坡人工智能教育协会 - All Rights Reserved.

此网站使用 Cookie。

我们使用 cookie 来分析网站流量并优化您的网站体验。通过接受我们对 cookie 的使用,您的数据将与所有其他用户数据进行汇总。

接受